TOP

PREVIOUS

NEXT

世界這麼大 我想和你去看看

文 / 品牌溝通及公共事務部

在現今少子化的社會裡,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珍貴的寶貝。父母的願望,不僅是守護他們成長,更希望帶著他們親身領略世界的廣闊與豐富。探索世界,並非只能遠行萬里,透過一次次生活中的體驗與累積,也能逐步打開孩子的眼界,培養他們對生命萬物的理解。

臺大動物博物館與農人餐桌FARM TABLE,便是兩個適合引領孩子認識世界的窗口 —— 一個從互動學習出發,讓孩子透過生物標本與科學探索,理解萬物的奧妙;一個從飲食教育切入,藉由親手製作與品味食材,感受飲食與自然的連結。從知識啟蒙到生活實踐,這兩個場域交織出豐富的學習體驗,讓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世界的美好,也與父母攜手共度珍貴的時光。

臺大動物博物館 | 一份標本,一場生命探索
臺大動物博物館館藏累計超過兩萬件標本,呈現生命的多樣與自然的奧妙。
當孩子第一次看到動物標本時,可能會驚訝於那些栩栩如生的姿態,甚至忍不住想問「牠們真的不會動嗎?」「這些動物是從哪裡來的呢?」這正是臺大動物博物館希望帶給孩子的啟發——透過標本看見生命的多樣性,理解自然的奧妙,並思考我們與萬物之間的關係。

自成立以來,臺大動物博物館肩負著將學術研究與科學教育普及化的使命。最初,館內收藏的標本主要用於課堂教學與研究,隨著時代演進與教育需求提升,博物館開始對外開放,透過展覽與科普活動,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這些珍貴的科學資源。目前,館藏標本已超過兩萬件,小至蚯蚓、貝類,大到鯨魚、鴕鳥,展示著大自然豐富的生命樣貌。

這些標本不只是靜止的遺骸,更是生命延續的一種形式。它們凝結了某個生物在某個時間點的生命訊息,也承載了演化、生態、醫藥等科學研究的重要線索。透過觀察標本,孩子們可以親身體會生物的多樣性與演化歷程,理解自然界的變遷,也學習如何尊重及珍惜生命。

為了讓科學教育更加生動,臺大動物博物館近年也積極開發互動體驗,舉辦假日兒童博物館及各式科普活動,由臺大學生及博物館志工策劃,根據不同的研究主題與熱門議題,設計寓教於樂的學習體驗,讓孩子在遊戲與實作中學習科學知識。

一群孩子專注參與臺大假日兒童博物館活動,透過互動探索,開啟對科學的好奇心。
例如,在「植物發明家」主題中,孩子可以透過親手授粉操作,體驗育種家的工作,理解作物育種的概念;「小小達爾文」主題則以鯨豚演化的照片故事為開端,透過觀察與簡易桌遊,引導孩子思考物種如何為了適應環境而改變自身,建立演化論的基本概念。

此外,為了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科學的推理與探索樂趣,博物館近年來推出了一款別具創意的桌遊,以「飛鼠研究」為主題,讓孩子化身研究生,模擬從採集標本到撰寫論文的完整過程。玩家需在有限時間內選擇實驗、閱讀文獻、申請研究計畫等策略,最後整理數據並參與研討會發表。開發此款桌遊的館員郭先生表示,「我們設計這款桌遊,不只是想讓孩子學習飛鼠研究的知識,更希望讓學生或親子在遊戲過程中體驗科學研究的樂趣與挑戰。」

臺大動物博物館積極推動科普教育,舉辦假日兒童博物館及多元互動活動。
以「飛鼠研究」為主題的桌遊,帶孩子體驗科學研究的歷程與挑戰。
臺大動物博物館透過標本與科學教育,帶領孩子走進生命的故事,學習觀察、思考與尊重自然。這不只是一次博物館參觀,更是一趟啟發好奇心的旅程,讓孩子在理解生命的同時,也開啟探索世界的第一步。



農人餐桌 FARM TABLE | 一口食物,一次土地對話
農人餐桌 FARM TABLE 以飲食為起點,帶領孩子感受食物與自然的連結。
如果說臺大動物博物館讓孩子們透過標本理解生命的多樣性,那麼農人餐桌FARM TABLE則以飲食為媒介,透過產地直送的食材、無添加的料理方式,以及親子互動體驗,讓孩子從味覺與動手實作中,感受食物的真實樣貌。

走進餐廳,從環境設計便能感受到農人餐桌FARM TABLE對於食育的用心。扮家家酒的遊戲區擺放著各式食材模型、小巧廚具,孩子們可以在這裡模擬烹飪、擺盤,透過遊戲體驗食物的變化與組合。角落的小書櫃則精選與飲食相關的繪本,如《小種籽》《愛吃水果的牛》《全世界最好吃的鬆餅》等,讓孩子透過閱讀理解食材的來源,感受食物與文化的連結。

農人餐桌FARM TABLE堅持選用多家小農契作的無添加食材,確保品質經過嚴格把關,並隨季節變化展現不同風味,將「產地到餐桌」的理念落實到每一道餐點中。餐廳與同集團品牌GREEN & SAFE合作,統一向在地農友採購蔬菜與食材,「我們希望讓消費者吃得健康的同時,透過選擇對土地、海洋友善,草生栽培的蔬菜果物,讓飲食與土地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永豐餘生技行銷部經理Ruby分享。

上 | 農人餐桌FARM TABLE採用多家小農契作的無添加食材,嚴選來源、層層把關,只為呈現安心純粹的美味。
下 | 「產地到餐桌」的理念,落實在農人餐桌FARM TABLE每一道餐點中。
除了在這裡能享受用餐體驗,同一層樓的信誼親子館也定期舉辦烘焙與料理體驗,讓孩子透過製作傳統發糕、布丁或簡單的蛋糕,在揉捏、攪拌與等待的過程中,理解食物從無到有的變化。「帶著孩子一起動手做美食,不僅讓他們認識食材的來源,也能在過程中學習健康飲食的重要性。」Ruby說。



讓世界成為孩子的學習場域
作為父母,我們希望孩子勇敢探索世界,去發現、去提問、去感受萬物的美好。而學習,並不僅限於書本與教室,而是在一次次的體驗中發生:在博物館裡,透過標本與展覽學習觀察與思考;在餐桌上,從食材的變化中體會環境與生命的連結。

正如臺大動物博物館的館員郭先生所言,「每一次主題更新,都是孩子和家長重新發現世界的機會,志工也能從中學習到不同的新觀點。」科學如此,飲食亦然。當一頓飯成為一次理解土地的機會,學習就不再只是單向的知識傳遞,而是親子之間的互動與共鳴。

世界這麼大,讓我們帶著孩子去看看,從一座博物館一項展品、到一張餐桌一道餐點,讓學習流動於生活,成為探索世界的一部分。



  •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
    臺大動物博物館雖然不大,但館藏精緻,展示許多珍貴標本。最推薦的是熱情又專業的導覽員,細心解說讓人收穫滿滿。整體約半小時可逛完,帶孩子到臺大校園散步時可以順道參觀,是個值得一訪的室內景點。

    推薦人:
    景暘通訊處 吳瑾怡

  • 農人餐桌FARM TABLE
    農人餐桌空間寬敞,環境明亮舒適,特別喜歡這裡的繪本區,可以邊吃飯邊陪孩子翻翻書。餐點清爽,大人小孩都能安心共食,加上鄰近信誼書店與親子館,很適合帶學齡前的孩子來場輕鬆的親子一日遊。

    推薦人:
    品牌溝通及公共事務部 吳硯文

SHARE

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