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人壽為國內大型金融保險機構,肩負維持國內金融穩定的責任。南山人壽建構完整風險管理組織架構、風險管理機制與風險管理文化的系統性運作,保障所有保戶的權益。南山人壽在財務體質穩健的建構基礎上,仍將秉持高效率風險控管模式,為股東及保戶持續創造營運價值。
風險管理架構
南山人壽董事會為風險管理最高監督與決策單位,轄下設立「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擔任召集人,統籌風險管理事宜,並設置風險管理部,執行跨部門及跨功能之風險監控及管理。
風險管理部依據董事會所訂定的「風險管理政策」相關辦法,進行相關風險監控,每季將整體風險概況報告風險管理委員及董事會。
風險管理部依據董事會所訂定的「風險管理政策」相關辦法,進行相關風險監控,每季將整體風險概況報告風險管理委員及董事會。

風險管理與內控制度
南山人壽以三道防線機制,透過良好的內控制度落實風險管理,有效控管營運風險。

營運風險管理
面對保險業經營的各項風險,南山人壽嚴謹地進行風險辨識、衡量、監督與溝通。藉由各項風險管理工具,包括風險與控制自評(RCSA)、關鍵風險指標(KRI)、市場及信用風險衡量系統(Algo)等,建立相關風險控管機制,並積極精進內部風險量化模型,以確保風險管理的落實。
風險類別 | 管理方式 |
---|---|
市場風險 | 以風險值(VaR)為基礎,除針對相關風險因子設立限額外,並輔以壓力測試、敏感度分析等方式,衡量並監控本公司之市場風險。並對ESG高風險產業設有限額,以及針對國外及大陸地區投資、受政府高度補助或政策相關之產業進行分析。檢視結果定期呈報管理階層,以協助掌握部位狀況。 |
信用風險 | 以「分級管理、限額控管」為原則,對國家、產業、貨幣、次順位債及交易對手、發行者及保證機構設有限額,於交易前、後加以控管。定期評估信用風險狀況及相關風險事件與指標,並因應信用市場突發狀況或重大風險變化,調整信用限額。 |
流動性風險 |
|
作業風險 | 透過風險及控制自評管理工具,辨識及衡量日常營運中所有可合理預期及重要風險管控有效性,並設有關鍵風險指標持續監控風險變化狀況,針對逾風險門檻值之項目擬定相應之因應措施。另,建有作業風險事件通報機制,適時檢視並強化相關管控。 |
保險風險 |
包含核保、理賠、巨災、再保險、商品設計與定價、及準備金相關等風險:
|
資產負債配合風險 | 以資產負債存續期間缺口、長短期現金流量與現金存量等方式衡量資產負債配合風險,並定期召開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追蹤與報告風險狀況。 |

建立風險管理文化
為落實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南山人壽積極形塑全體同仁的風險意識,並持續優化風險事件通報及內控機制,將風險管理貫徹於營運活動中。
項目 | 內容與南山2023年作為 |
---|---|
員工主動鑑別、通報及回饋機制 | 為蒐集彙整過去內部或外部損失事件,以作為未來風險評估之依據。訂有「作業風險事件通報要點」供各單位遵循。各業務單位倘發生或發現作業風險事件時,應主動呈報單位部門主管及風險管理部,並透過事件根因分析,適時檢視控管缺口,調整控管機制。 |
員工績效考核納入風險管理相關指標 | 內控及法遵執行成效已納入經理人及全體內勤員工之績效考核項目,以確保風險管理制度有效運作。 |
風險管理教育訓練 | 為建立全方位風險管理文化及提升內勤員工風險意識,除定期提供巿場風險月報、信用風險月報、作業風險管理季報等予相關主管外,每年提供線上及實體風險管理訓練課程,每一位新進內勤員工均需上風險管理基本認知教育訓練課程,瞭解南山風險管理核心觀念,另外,對於在職內勤員工及風險管理主管也每年持續提供風險管理課程教育訓練,2023年辦理1場全員線上風險管理基本認知課程,2場風險管理主管實體教育訓練課程,5場營運持續管理相關教育訓練課程,1場高階主管及1場TCFD小組及風險管理主管氣候風險管理相關教育訓練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