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生物相關資訊揭露
2020 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通過《昆明- 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強調資本市場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永續發展中的關鍵角色,南山人壽為掌握價值鏈對於自然與生物多樣性之影響,參考TNFD 框架架構中所建議LEAP 之評估方法 ,針對全球82 處據點進行生物多樣性衝擊之評估,進一步區分為評估對象分為台灣據點以及全球據點進行分析。本次分析以各營運據點為中心劃設環域範圍作為該據點潛在影響之區域,並與當地保護區圖資進行套疊分析,進一步歸納據點營運可能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之衝擊。
生物多樣性衝擊分析
南山人壽全球據點生物多樣性衝擊分析結果顯示,共有15 處據點交集法規範圍及IUCN 收錄之保護區,除此之外,共有23 處交集非法規範圍之保育軸帶,上海、越南據點並無落於保護區範圍內。
南山人壽台灣據點分布 
人文自然保護區分析
南山人壽分析全球關鍵生物多樣性區域(KBA)、拉姆薩濕地、世界文化遺產及人與生物圈計劃,以評估據點活動分布狀況。其中台灣境內營運據點共計7 處落於KBA,而海外據點則有一處落於世界文化遺產區域內。
自然衝擊依賴度分析
南山人壽透過依賴與衝擊問卷自評方式分析自身營運所在地對自然資本的依賴與衝擊程度,並鑑別出各項生態系統之暴露度與風險程度,暴露度指對於此一議題之暴險程度、風險程度指該議題對於公司之影響程度;透過此評估分析識別自然相關風險,更有助於制定後續各項環境永續發展策略。
南山人壽運用自然與生物相關的資訊分析流程,持續監測與評估其自有營運據點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影響,並逐步擴大調查與資訊揭露的範圍。透過環境圖資蒐集、主動偵測機制及數據觀察分析掌握環境變化趨勢,進而研擬有效的調適與減緩措施。南山人壽盼透過長期策略規劃與永續行動方案的落實,確保企業運營與自然環境的平衡發展,以實踐LEAP(Locate, Evaluate, Assess, Prepare)精神,強化企業對自然資本的管理能力,並推動生態保育與永續經營的深度結合。
環境教育與公益
有怪獸!虛實整合,鼓勵民眾深入山林,認識生態環境
台灣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從高山森林到都市綠地,都蘊藏著各式各樣的動植物。為守護生態多樣性,並使大眾更加感受自然之美,南山人壽攜手荒野保護協會與如影優活,共同開發「有怪獸」生態步道尋寶App,透過數位創新與遊戲化設計,鼓勵民眾走入大自然,認識並守護生態。

守護海洋行動
南山推動「守護海洋行動」持續第13 個年頭,從關注台灣海岸線開始,透過築籬固沙、海岸造林、全台淨灘,擴大至關注海洋廢棄物與漁業永續問題,結合企業的力量,以多元合作與具體行動來守護海洋生態。
2024 年南山投入新臺幣約480 萬費用,結合關注漁業資源枯竭議題,首度增加魚苗放流活動,經過專業評估,在對的時間、地點進行,藉以喚醒更多人關注漁業生態;並透過舉辦地方創生活動,讓參與者透過實際體驗,了解友善漁法如何與大自然共生,同時也是支持因為海洋資源減少而連帶受到影響的漁村聚落經濟。
2024 年南山投入新臺幣約480 萬費用,結合關注漁業資源枯竭議題,首度增加魚苗放流活動,經過專業評估,在對的時間、地點進行,藉以喚醒更多人關注漁業生態;並透過舉辦地方創生活動,讓參與者透過實際體驗,了解友善漁法如何與大自然共生,同時也是支持因為海洋資源減少而連帶受到影響的漁村聚落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