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地球守護
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

氣候相關風險管理及因應

南山人壽身為具影響力的金融機構之一,戮力接軌國際永續議題,並積極回應全球氣候變遷議題所可能對公司帶來的衝擊,將持續依循「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框架,根據TCFD架構的四個構面,落實本公司在應對氣候變遷議題方面所採取的治理和策略,並鑑別和因應業務中存在的重大氣候相關風險和機會,同時也透過指標和目標的設定,定期追蹤管理執行情形,以提升本公司的氣候韌性。氣候變遷相關風險及機會鑑別的完整內容,請參見 2023年度永續報告書 章節4.1.1 氣候相關風險管理及因應。

氣候治理

董事會監督

董事會是南山人壽氣候相關風險及機會議題的最高督導單位,除負責核定氣候相關風險管理政策,並每年審視高階管理階層的執行情形,於營運及投資管理架構中將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納入考量。
由董事會轄下的功能性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監督本公司氣候相關風險管理執行情形,企業永續委員會負責監督本公司氣候相關機會管理執行情形。
本公司氣候相關風險胃納聲明配合我國政府公布之臺灣 2050 年淨零排放路徑且基於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 SBT)承諾,將持續評估公司資產和負債受到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的影響,以持續精進氣候風險管理能力。

高階管理階層

總經理督導並指派相關權責單位或工作小組負責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管理、及持續監督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管理與揭露。氣候相關風險之管理情形主要由風險管理部統籌 TCFD 工作小組執行情形向總經理、風險管理委員會及董事會呈報;氣候相關機會之管理情形主要由策略規劃部統籌企業永續執行小組執行情形向總經理、企業永續委員會及董事會呈報。

氣候相關風險管理架構

南山依循TCFD 揭露建議,以及我國「保險業氣候相關風險財務揭露指引」建立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管理機制。定期進行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辨識,評估其對業務與財務所造成之潛在影響,研擬相關調適或減緩因應措施。南山亦將氣候相關風險整合於現有之風險管理架構,並依循內部控制三道防線進行權責劃分,以確保氣候相關風險能獲得適當管控。

氣候相關風險鑑別

2023 年南山人壽鑑別出十項重大性較高之氣候相關風險,包含三項實體風險及七項轉型風險,並對不同氣候變遷風險對業務或財務面之影響進行討論與評估,並研擬因應風險所需之調適行動方案。
十項重大氣候相關風險及其因應措施
  • R1 政策要求提高再生能源比例
    風險描述 調適因應措施
    為因應法規、客戶與國際倡議要求,本公司須提高再生能源使用,相關改變將提升營運成本。
    • 2023年南山人壽自有建物台中教育訓練中心及台南新市園區自發自用之太陽能發電系統,累計裝置容量1,310.14KW,預估每年發電量約150萬度,約可減少742.5公噸碳排。
    • 依簽署承諾SBT目標,範疇一及二碳排至2030年累計減量42%(基準年2022年),將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 持續評估於自有大樓設置光電發電設備之可行性及效益。
  • R2 政策要求提高綠建築比例
    風險描述 調適因應措施
    為因應相關法規要求及租戶期待,本公司須提高綠建築之比例,相關改變將提升營運成本。
    • 持續於未來新建案開發過程增加符合綠建築標準。
    • 於既有建物以更換LED燈具等日常節能指標方式進行。
  • R3 投資對象面臨轉型相關法規風險,進而影響相關金融風險
    風險描述 調適因應措施
    隨著國內外對於全球淨零碳排政策加嚴,使投資標的環境績效指標較差(如,高碳排產業之碳排放量)而影響其評價,連帶導致本公司投資損失,財務體質受到影響。
    • 定期評估本公司持有高碳排清單之投資組合部位對於整體資金運用之影響。
  • R4 溫室氣體排放成本增加
    風險描述 調適因應措施
    隨著碳排放相關政策或法規趨嚴,溫室氣體排放成本隨之增加,將導致營運據點之日常營運成本增加
    • 南山人壽依簽署SBTi所設定之科學基礎減碳目標,規劃相關因應措施(如:架設太陽能板、擴大使用再生能源、推動節電措施等),2023年更換LED燈具等節能電器、更換低溫室氣體效應冷媒之空調系統、關燈愛地球活動等,降低公司營運碳排放量。
    • 南山產物透過將梯廳LED照明採上下班模式切換、宣導辦公室節能措施(午休關燈、下班關燈及空調、辦公室禁用高耗電私人電器)、針對使用R134a此類非環保冷媒之冷氣機、冰箱等老舊電器設備,陸續進行汰換等措施,降低公司營運碳排放量。
  • R7 現有產品和服務遭低碳轉型服務取代,可能增加公司額外成本
    風險描述 調適因應措施
    現有產品及服務需求減少,可能會逐漸轉為低碳需求,營運作業逐漸轉型為低碳排的綠色營運,降低營運產生的碳排放量。例如:「電子保單」取代傳統紙本保單,可能增加公司之「資訊科技建置費用」(包含系統需升級,儲存容量空間須擴充等)。
    • 藉由推動業務夥伴數位轉型方式,並透過數位無紙化銷售服務流程,提升業務夥伴持續永續/綠色保單服務型態。
    • 持續研發低碳保險服務,推動並提升電子化/行動化保險服務的使用,減少紙張使用及降低相關耗材費用,如:–增加「電子保單」之使用推廣–建置團險線上自費加保平台,透過自費加保平台運作,逐步取代現行紙本申請作業。
    • 南山產物持續推廣電子保單,2023年件數比例由65%提高至70%;持續宣導OCR光學字元辨識進件、線上投保、線上繳費與電子出單等一站式e化便捷投保服務,主動引導業務夥伴線上完成投保與出單。
  • R8 客戶行為變化
    風險描述 調適因應措施
    在淨零轉型趨勢下,大眾日益關注永續相關議題,本公司若因推動永續/綠色保險與服務不夠積極,將導致在氣候相關機會市場的市佔率落後,造成業務及客戶流失、營收下滑。
    • 推動電子化/行動化保險服務,並藉由推動業務夥伴數位轉型方式,透過數位無紙化銷售服務流程,提升業務夥伴持續永續/綠色保單服務型態,滿足客戶需求,回應客戶偏好轉變。
    • 積極推動永續商品:
      (1)主動預防型商品(如:外溢保單):提高「外溢保單」之比重,藉由「主動事前預防」來增加保戶之抵抗力,降低疾病發生。南山人壽目前已設計具有外溢獎勵機制商品,鼓勵保戶進行自主健康管理,提供保戶最有感的「現金回饋」。
      (2)因應氣候變遷提升保障商品(如:因氣候變遷引發的疾病醫療/意外等商品)。
    • 南山人壽成立健康守護圈,攜手眾多大健康產業的合作夥伴,持續為保戶打造全健康歷程的「健康促進」及「醫療照護」健康加值服務,協助客戶促進健康。
    • 南山人壽成立健康守護青年軍,遴選業務菁英種子,提供紮實的教育訓練及台北醫學大學的專業認證,將能夠提供保戶個人健康且全方位的健康照護服務資訊。
    • 持續關注永續議題,掌握市場商機。
    • 啟動Compass Rewrite,全面盤點團險作業流程,置換並優化團險與理賠系統,提升電子化作業,強化南山人壽團險重視綠色保險的形象。
    • 南山產物2023年推出南山產物充電樁綜合保險,並持續推動損害防阻協助客戶因應氣候變遷風險。
  • R9 投資對象因市場及其客戶訊息不確定性導致之投資損失
    風險描述 調適因應措施
    由於本公司之業態持有大量投資部位,未來因環境永續意識的提高與不動產相關風險可能直接影響投資標的市場價值,造成投資標的價值減損與損失。
    • 定期評估南山持有高碳排產業清單之投資組合部位對於整體資金運用之影響。
    • 定期追蹤高實體風險不動產之調適因應措施執行情形。
    • 新建築設計時加入氣候相關風險因子考量,物業營運管理則納入環境永續作為,積極提供符合環境永續之不動產租賃市場產品。
  • R11 承保標的受氣候災害導致理賠增加
    風險描述 調適因應措施
    若本公司之承保對象位於高實體風險地區,可能受短、中期氣候災害損傷,如:人員或資產受颱風、暴雨傷害或損害,導致理賠發生率增加,繼而增加理賠成本。
    • 為避免承保標的受氣候風險影響,而導致理賠增加,南山產物為大型企業客戶提供損害防阻服務,由工程師客製化提出損害防阻查勘建議,提高設備運轉可靠性及工業安全,強化事前預防與企業持續營運保障。
    • 南山產物核保過程善用災害潛勢地圖進行核保篩選,同時妥適安排再保險進行風險移轉。
  • R14 承保標的受海平面上升影響導致損失
    風險描述 調適因應措施
    若本公司之承保對象位於高實體風險地區(如海邊、低窪地區),承保對象或標的發生意外或損害的機率增加,理賠支出也會隨之增加。
    • 南山產物核保過程善用災害潛勢地圖進行核保篩選,同時妥適安排再保險進行風險移轉。
  • R16 因應平均溫度升高進行電力結構轉型,導致公司營運成本增加
    風險描述 調適因應措施
    近年極端氣溫的情況增加,未來平均溫度持續攀升下,因台灣電力結構轉型,預估未來電價將逐步升高且政府持續推動再生能源轉型,未來將須購買綠電或再生能源憑證,以降低集團碳排放量,導致本公司營運成本增加。
    • 已規劃綠電採購,並訂定長期契約, 降低未來價格可能上漲之風險

氣候相關機會鑑別

經相關部門填寫問卷並進行研討後,南山人壽與南山產物鑑別出十項氣候機會,後續向企業永續委員會報告並經同意,聚焦於八大機會議題,作為公司開展細部機會與採取行動措施的方向,以積極投入氣候變遷行動,掌握市場趨勢且連結商業機會。鑑別結果請參見2023年度永續報告書 章節4.1.1。

氣候指標與目標

為監控氣候相關風險之管理情形、並響應政府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政策規範,積極推動自有自用大樓導入ISO1 4001環境管理系統、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等相關行動方案;透過全面性的盤查,有效掌握公司營運的碳排放量與能源使用效率。訂定氣候管理指標與目標如下:
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情形(單位:tCO2e)
註1:依SBTi方法學,南山範疇三採PC法(SBT Portfolio coverage targets,投融資組合共同設定SBT法)進行目標設定。表中所列之範疇一和二及範疇三的SBT減碳目標,係本公司依SBTi方法學計算結果,尚未完成SBTi審查。最終目標設定數據仍依之後SBTi官方審查結果為準。
註2:針對綠色採購指標,因考量2022年綠色採購金額已達到原訂2027年目標,為加強目標鑑別度,改為監控辦公、事務設備綠色採購金額占總採購金額比例,以利追蹤氣候風險管理績效。
南山人壽已於2023 年簽署承諾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BT),並於同年底完成設定範疇一和二及範疇三減碳目標遞交審查。南山人壽已將氣候相關風險所訂定之指標與目標的年度執行情形,納入TCFD 推動或執行相關單位之年度整體績效衡量,將持續落實相關行動方案之推動與執行。
低碳經濟指標管理情形

低碳營運

南山人壽透過系統性的管理,設立各項環境永續行動方案的短、中、長期目標,包含溫室氣體盤查與目標設定、辦公室節能、自設太陽能板、員工節能行動與無紙化保單與服務,以實際行動實踐南山對環境守護的承諾。

溫室氣體排放管理

南山人壽自2016年起導入溫室氣體管理系統三大標準之一的ISO14064-1,並以2022年為基準年,檢視每年營運產生的碳排量,掌握主要碳排放來源、樣態及發展相應的減量策略。本公司自身營運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於外購電力,2023年完成盤查覆蓋率達100%,2024年完成查證覆蓋率100%。

營運節能減碳行動

為減少自身營運對環境的衝擊,南山人壽積極採取節能減碳行動,響應綠色能源政策,設立各項環境永續行動方案的短、中、長期目標,包含辦公室節能、發展再生能源系統、員工節能行動與無紙化保單與服務,以期減少營運直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以實際行動實踐南山對環境守護的承諾。
2023 年,南山人壽投入逾新台幣4,335 萬元推動營運節能減碳,約當減少碳排放量逾900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2023年各項節能減排專案與成果
註:節約用電量計算方式:新舊設備之功率差(瓦)x 2023年工作天數(248天)x上班時數(8小時)/1,000

再生能源使用

為接軌臺灣淨零路徑與國際低碳轉型,2021年投入新臺幣約2千多萬元發展綠電系統,透過建置臺中烏日「南山教育訓練中心」(ETC)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採自發自用配合餘電出售方式,自2022年5月完工、台電掛表開始發電自產電力,2023年8月將ETC太陽能光電「餘額躉售」變更為「轉供自用」,其中約33 萬度可供ETC 自用,餘電約25 萬度/年透過台電電網轉供給南山大樓使用,目前南山大樓已開始使用ETC之轉供綠電,每年約可再增加250張再生能源憑證,預估ETC及南山大樓使用綠電占總用電量約1.5%。
除此之外,2023 年投入約新台幣5,000 萬元發展綠電系統,透過建置台南新市科學園區廠辦大樓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採自發自用,預計2024 年7 月台電掛表開始發電自產電力,預估總發電量可達110 萬度。

無紙化保單與服務

開發「行動投保通」銷售平台,保戶於平板電腦上簽名即可完成投保,藉此節省紙張浪費。同時積極推廣電子單據及電子保單,取代以往紙本寄送的方式,將多項單據、通知書及保險單改以電子文件形式寄送,落實永續。
註1:依據每包A4紙(500張)耗用3.8公斤二氧化碳當量計算(來源:產品碳足跡資訊網),共減少逾348.917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註2:依IPCC方法估算,每運送一件實體單據產生約6.32(±0.09)公克二氧化碳,南山人壽一年寄送約1,299.6萬次文件,依此推估南山人壽自推動電子單據及電子保單以來,運送的部分減碳82.134公噸,合計每年共可減少逾431.051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不動產綠色管理

持續於未來新建案開發過程增加符合綠建築標準,2023 年處於開發階段之投資性不動產專案有南山A21 地上權案及南山A26 地上權案,兩案皆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產品初始定位即為頂級商辦,因此兩案皆規劃取得綠建築(EEWH)黃金級標章、LEED Gold 及WELL Gold 認證,預期A21 及A26 案可分別於2029 年及2028 年陸續取得相關認證。另有淡水沙崙地上權案為自用為主及部分投資性不動產專案,分為文創區及停車場用地兩區開發,預計分別於2026 年取得綠建築(EEWH)銅級標章及2027 年取得綠建築(EEWH)銀級標章。此外,2023 年投入逾新台幣1,797 萬元,對既有大樓進行多項節能修繕工程,節電逾21 萬度。

低碳保險

儘管金融保險產業對環境不易直接造成重大有害或污染衝擊,南山人壽仍以低碳保險先行者自許,從保險核心本業做起,積極促進公司改善商品與服務的碳足跡,並致力於開發具有環境外溢效益的保險商品,提供保戶環境友善的解決方案,在營運、服務及商品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中,發揮南山影響力,推動低碳經濟。

商品碳足跡

南山人壽自2018年起導入ISO14067碳足跡標準,進行「人身保險服務」的碳足跡分析,取得SGS-Taiwan及環境部碳足跡標籤證書,成為全球首家取得雙重產品碳足跡認證的保險業者。2022年,我們不只通過ISO 14067認證,更經由界定合理的「人身保險服務」碳足跡盤查範疇以建立具體、完整的流程與科學化計算基礎;除取得環境部核發碳標籤使用許可,更採取低碳營運轉型:以大量減少紙本輸出方式及人力分流模式進行,進而符合5年內碳足跡減量達3%以上,並於2023 年取得減碳標籤使用許可。
子公司南山產物同樣接軌世界淨零排碳趨勢,佈局及開展各項碳管理作為。繼2021年導入ISO 14067碳足跡標準,完成「財產保險服務碳足跡計算」,並取得SGS查驗聲明書後,2022年再單獨針對電子保單,進行保單碳足跡計算,成為全臺第一家通過電子保單碳足跡查驗的產險公司,並取得環境部核發碳標籤使用許可,成為國內首家取得「財產保險環境部碳標籤」、「電子保單環境部碳標籤」雙標籤的金融保險業者。
此外,南山產物也響應金管會推動電子保單的政策,推動包括強制險「電子式保險證」、手機簡訊接收保單等措施,並持續與保戶溝通,改以寄送電子保單方式,減少用紙消耗之外,更增加「易保存」、「隨時可查閱」等好處。在整合客服與業務員的積極推廣下,截至2023 年底,南山產物的電子保單使用率已達69.25%。南山人壽與南山產物用具體行動落實低碳營運,我們期許從自身做起,翻轉環境永續意識,攜手創造綠色減碳生活,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留給下一代更好的地球。

環境公益,守護海洋行動

臺灣是一個海洋國家,四面環海,同時面對嚴重的海岸線侵蝕,導致國土面積縮小,南山人壽是全臺首家關注臺灣海岸線侵蝕的企業,自2012年開始推動「南山守護海洋行動」,連續11年守護臺灣海岸線自然生態,並根據臺灣海岸面臨的問題,有計畫地透過築籬、固砂、植樹、淨灘與海廢再生藝術牆等方式,保護我們的海岸與海洋,並邀請縣市政府環保局處、在地中小學、合作企業、內勤員工、業務夥伴、親友保戶、社會大眾,共同參與守護海洋行動。
守護海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