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照顧需求者

必收藏!「住院自救備忘錄」

一步步照著做,就不怕慌亂

家人住院總讓人手忙腳亂,等到醫師宣布可以出院,照顧難題更多。可能成為照顧者的你,一定得先學會如何未雨綢繆。《康健》彙整國內外資深護理師、照管專員心得,並盤點現有資源,製成「安心出院備忘錄」。讓你面對家人出院時,不再像是茫茫大海中的獨木舟、失去方向。

4個階段做足準備

依入院到出院後該準備的事情,一共可分成預備期、準備期、接棒期與追蹤、修正期。

A階段

預備期(初步診斷後)

必問

  1. 病況是否可能造成失能(例如無法自己順利吃飯、起身、淋浴、如廁等)?
  2. 是否可能因此符合任何補助或特殊申請資格(合私人保險、重大傷病卡、身心殘障手冊等)?

開始之前,不妨先準備一本「住院備忘錄」,記錄每次醫護人員交代的事。尤其若有兩位以上照顧者輪流值班,也可避免交班時遺漏重要資訊。

必做

  1. 下列疾病,通常有可能引發失能:中風、骨折、脊椎受傷、車禍、慢性肺阻塞、失智、肺炎、高齡長輩臥床超過3~7天。如果一入院就確定失能,要儘速準備後續照顧計劃,也就是直接跳到階段B。
  2. 因申請流程可能需要花上一個月時間,且手續繁複,需身分證明、診斷證明、病歷摘要等文件,愈早開始愈好。

重大傷病卡申請看這邊>>

身心障礙手冊申請看這邊>>

B階段

著手準備期(因病況而異,通常是出院前3~7天)

必問

  1. 「出院準備服務組」個管師在哪裡?
  2. 討論哪種照照顧方式最可行(召開家庭會議,量照顧複雜度與成員經濟狀況、照顧能力、可分擔的照顧責任)?
  3. 一但決定自行照顧,確認出院後需要哪些輔具或醫療資源(如輪椅、拐杖、氧氣機等)?
  4. 「申請輔具、居家環境改善的相關輔助
  5. 找尋社區內其他可用資源

一旦發現家人可能需要長期照顧,就要開始做初步的出院準備計劃。尤其申請手續,常需要一段時間等待,建議早點準備。寧可用不到,也不要屆時措手不及。

必做

  1. 醫院裡面一定都會有人負責出備準備,可先向病房護理師詢問。每家醫院出備服務的對象不盡相同。通常是針對返家後有照顧需求、老人照顧老人、獨居、需要管路、家境困難等「困難個案」。若遇到資深、熱心的個管師,就非常幸運了,因為接下來所有問題,幾乎都有人可提供諮詢。
  2. 選擇不同的照顧方式,要注意的事也會不同:
    • 若考慮自行照顧
      1. 向公司探詢請照顧假、留職停薪的可能性,或協議排班照顧時間。
      2. 若需要支援的人力或長照資源,則可開始向縣市長照中心的照管專員提出申請。(最好在出院前1週就提出。 因目前法規,照管專員需等民眾出院後,才能到家中評估失能程度、核定補助的服務時數。 申請後,照專會在約1週內訪視、並依結果安排服務。依各縣市行政速度、照顧資源多寡,約要等7~30天不等。)

      各縣市照管中心清單>> 或直撥長照專線:02-412-8080

    • 若考慮安置機構

      病情較複雜或家中無人照顧時,可開始實地參訪機構,衡量家人最重視的問題。訪查重點應包含:費用、距離、機構照顧人力比、照顧品質、空間大小與整潔、設備、人員使用語言是否符合長輩的需要。

      合格機構名單>>

    • 雇用居家看護或外籍看護
      1. 申請外籍看護前,應先與醫護人員確認家人的復健潛能,有些長輩可能3個月內就從中度復原成輕度,與其找外籍看護,反而應把更多資源、心力花在復健上。且目前規定,若申請外籍看護,就無法再使用政府提供的居家服務。
      2. 目前長照資源不足,不少民眾還是會希望申請看護。現實是,目前尚未有任何針對看護或仲介公司品質的評鑑調查,但早點開始打聽、準備申請資料,一定會比出院後才倉促決定來得好(至少可特別注意,確認對方是否合法,以免受罰)。

      申請外籍看護有一定條件,需經過鑑定、等待時間可能長達半年,申請詳情見「勞動部家庭看護工申請流程圖」>>

  3. 出院後需要的輔具或醫療資源也要提前張羅。

    可與醫療專業人員(護理師、物理治療師、醫師、出備個管師)討論返家需要的輔具(如輪椅、枴杖、氧氣機等)。

    並先調整家中環境,如:床位移動、改善材質、加裝扶手或斜板、移除地毯電線等危險雜物、溫度冷熱調節、讓輪椅進出的空間。

    • 居家護理

      如有導尿管、鼻胃管、鼻胃管灌食及技術指導、膀胱灌洗、膀胱訓練、傷口護理、其他有關的護理指導需求,可請出院準備服務組個管師協助轉介。

    • 復健需求

      如腦中風、骨折、衰弱老人等需復健指導者,應評估要返院復健或申請居家復健(向縣市照管專員申請長照需求時就要說明)。

  4. 輔具不要急著買!當失能情況日後恢復機率高、長輩選擇居家安寧、想要買,但輔具太貴需申請補助,輔具能借就借。

    各縣市輔具租借資源看這裡>>

    輔具中心若太遠,又希望家人能親自試用時:也可與出備個管師聯繫,許多醫院有附設輔具租借,或醫院附近有相關醫療用品店家,可以詢問租借方式試用的可能性。

    政府有對失能老人跟身心障礙者提供輔具、居家環境改善的補助,但金額與申請方式各縣市有些許差異,最方便的方式是:

    1. 先詢問醫護人員病情是否因此讓家人符合失能、身心障礙者資格。
    2. 若有可能符合,才打電話到戶籍(非醫院)所在地的區公所或長照管理中心,詢問申請方式。

    更多資訊可參考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輔具資源入口網」

  5. 像是家務上(如煮飯、送餐、洗衣、購物)、情感上(陪伴、復健外的娛樂活動)、交通接送(復康巴士)等,也可請教照管專員或資深出院準備服務個管師、醫院社工。這些有能力提供諮詢與協助申請更不要忽略社區中老人相關的社會福利團體、里長辦公室或社區關懷據點,也可能提供額外、多元的服務。
C階段

準備接待期(準備出院的前1~2天)

必問

  1. 家屬應與護理團隊(或出院準備小組)確認下列問題
  2. 若家人要送到機構,應請醫療人員協助交接病況.

這個階段,算是為返家後的照顧原則做最後的確認。

必做

  1. 用藥是否需要統合調整?
    與醫護人員完整核對所需藥物,並主動確認這些藥跟家人住院前所吃的各種藥物,是否有衝突、重複之處?
    • 有無特殊飲食、營養需求?一定要吃與一定不能吃的食物是什麼?
    • 是否已學會居家照顧技巧(包括傷口照顧、鼻胃管更換、翻身、拍背、移位)?
    • 回家後,哪些現象算是異常、哪些狀況得立即送回醫院、有緊急問題該找誰?最好問到可協助者的電話跟姓名
    • 社區的照顧服務單位或支持性團體在哪裡?
      向醫院詢問提供在宅醫療或有合作的基層醫師(參考衛福部健保署:居家醫療相關服務)或也可向照管專員、醫院社工、老人相關社福團體或社區關懷據點打聽
    • 是否已安排好後續的回診時間?
  2. 應請醫療人員協助交接病況。
    • 再次確認機構是否提供符合家人醫療需求的設備。
    • 醫護人員(出備個管師)是否提供病歷摘要,甚至最好能與機構人員用電話說明家人的狀況(包括健康狀況、生活能力、用藥、復健需要)。

    提醒!!無論出院返家到哪裡接受照顧,家屬一定要申請1份病歷摘要,以便日後有其他專業團隊來協助時,更了解狀況。必要時,應要求醫院出備單位協助,召開「出院準備會議」,邀請社區內照專、居醫團隊參與。

D階段

追蹤、修正期(出院後的2週~1個月)

必做

  1. 修正照顧計劃

    返家後,遇到照顧上的問題,都可以打電話向出備個管師或照管專員請教。若觀察2~3週,發現家人的失能情況改善,也不要怕通知後補助減少。因長照服務的最終目標是讓被照顧者恢復自理生活的能力,不是消極照顧。

  2. 如實表達照顧困難

    許多病人出院後反覆入院,多是因為照顧不周造成。醫院出院準備小組會在病人出院後1個月打電話關心照顧狀況,有任何照顧上的疑惑,一定要把握機會發問。

  3. 照顧者適時休息

    照顧者在整個照顧過程中,不僅付出勞力,也承擔龐大的心理壓力。目前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中,也提供像是短時間的照顧服務、照顧課程指導、紓壓活動等,讓照顧者有機會卸下照顧責任,放鬆休息(各縣市內容尚未統一)。

此外,如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也提供各種照顧者課程指導、團體聚會活動。可洽詢:0800-507272

轉載自:康健雜誌